“如今,国际投资者对于浙江重点发展的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个战略产业,认知已了解加深,投资意愿清晰后在增强。而信息经济、小镇经济、风景优美、机器人技术等关键词,正在重新定义浙江经济。”昨天,在第十八届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主题论坛上,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总裁张延发布《2016中国浙江投资报告》时作了这番评述。
这次由浙江省商务厅和英国《金融时报》集团联合发布的《2016中国浙江投资报告》,通过线上问卷、定向调研、企业走访等方式获取海内外产业投资一手数据,深度解读浙江投资优势和热门领域,为海外投资者了解浙江、投资浙江提供可靠参考。
《报告》表明,基于产业调整周期内,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国际投资者对于2016年浙江的投资信心趋于谨慎。而对政府效率提升,投资者满意指数在提升,但对政策连贯性也有一定担忧。
许多投资者认为,当今浙江经济发展新模式已经趋于小镇经济、国际产业合作园等热点。“走出去”与“引进来”融合发展,以“资”引“智”蓬勃发展。尤其是浙江企业在国际并购中凸显“高端”,高端医疗、装备制造、机器人技术等成为热点。而且收购标的普遍为欧美国家同行业领先企业。收购战略呈现企业国际化布局特点,建立国内合资企业引进技术,利用自身销售渠道帮助海外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浙江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提升技术和制造水平,强化企业市场竞争力,是目前浙江企业海外并购最重要形式。
调查表明,外商企业投资意向的重点,有21%为旅游产业,20.69%为信息产业,16.93%为消费产业,8.78%为金融产业,8.15%为制造加工业。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今浙江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劳动力市场高级技工“一人难求”;债务问题面临不确定性。
那么,面对经济新常态,企业又该如何更好应对?在昨天的论坛中,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认为,对企业而言,什么都做、都能赚的时代告一段落,回归主业是上策,包括企业资产结构、商业模式,都应该优化。
他还表示,企业投资理念也需要从围绕“中国制造”转向围绕“为中国而造”,选择理财、教育、医疗、保健、养老、旅游、娱乐、体育、以及互联网领域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