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正文

您的位置:首页>政策法规>政策法规>正文

关于印发《2022年度宁波市“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控安全”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6-22 10:34作者:管理员文章来源:智能制造协会

政策来源: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甬经信产数〔2022〕80号

各区(县、市)经信局,各管委会经信部门,中国电信宁波分公司、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中国联通宁波分公司,有关企业:

为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应用推广,按照《2022年度宁波市推进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要点》(甬制造业办〔2022〕6号)的目标任务,特制订《2022年度宁波市“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控安全”工作方案》,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6月8日 

 


2022年度宁波市“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控安全”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我市“一城一高地”的目标定位,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应用推广,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围绕数字化改革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发展为主线,持续推进“更大范围推广合作、更深程度融合应用、更高水平创新发展”的发展理念,围绕应用场景、试点标杆、融合产品、服务支撑等四大维度开展工作,推动典型应用场景的挖掘复制、优秀试点案例的宣传推广,推动本地化融合产品的创新应用、服务支撑生态的发展优化,整体形成“5G+工业互联网+AI+工控安全”融合应用创新的发展氛围,助力打造国际智能制造新高地和工业互联网领军城市。

二、工作目标

聚集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控安全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优势资源和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技术实力,汇聚服务生态的各方力量,实现年度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取得良好进展和效果。一是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拓展。梳理形成5G+、工业互联网+、AI+等一批应用场景,重点在远程设备操控、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工厂智能物流等领域累计形成20个典型示范场景。二是融合应用成效持续显现。在汽车汽配、纺织服装、电子设备、石化化工等行业中进一步推广“5G+工业互联网”试点,持续开展重点防护企业工控安全诊断覆盖,力争年内新建70个“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工控安全诊断企业100家。三是服务发展生态逐步优化。征集一批本地化融合创新产品,梳理一批专业服务机构,形成融合产品、供应商、专家智库等资源池。开展多形式推广对接活动,年内召开至少20场以上对接活动。

三、重点任务

(一)应用场景拓展行动

1.加大5G典型场景复制

综合利用5G、AR/VR、边缘计算等技术,将生产流程优化与企业内网改造相结合,推动5G网络部署应用从生产外围环节向生产内部环节延伸,在工业设备、传感器、摄像头等各类数据采集终端内置5G模组或部署5G网关,实现AGV、无人机、智能眼镜、PAD、工业相机等智能终端接入5G网络,在工业园区、厂区、车间等现场,推广应用远程设备操控、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设备故障诊断、厂区智能物流、无人智能巡检、生产智能监测等典型应用场景。

2.挖掘AI典型场景应用

围绕智能语音交互、自然语言处理、人脸识别、图像识别、图像搜索、声纹识别、文字识别、机器翻译、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应用,结合在服装布料、出铜状态、汽配零件、人员合规、物流仓储等不同环节的应用基础,通过大量的样本积累和机器学习,结合传感器、摄像头等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应用,从计算智能和感知智能等维度挖掘人工智能在智能分拣、设备健康管理、表面缺陷监测、智能决策、安全生产、工艺优化、高级排产排程等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3.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推广

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s”的应用模式,结合基础性、行业级、企业级、特定环节等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部署,有效的采集和汇聚设备运行、工艺参数、质量检测、物料配送、企业管理等各类生产现场和运营管理数据,以数据为驱动,综合运用数字孪生、模拟仿真、数据挖掘等技术,重点在安全生产、绿色低碳、质量管理、供应链协同、园区管理等领域形成一批成熟的应用场景,全面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应用。

(二)行业应用推广行动

1.大力发展“5G+工业互联网”行业试点。

以石化、汽配、服装、家电、装备等重点行业为突破口,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大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试点。海曙、奉化、余姚、慈溪等聚焦纺织服装、小家电等行业;镇海、北仑、宁海聚焦绿色石化、关键基础件、高端装备等行业;江北、鄞州、象山、前湾新区聚焦汽车汽配、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等行业;挖掘需求、加强宣传、推进合作,积极打造细分领域试点项,每个区(县、市)要打造区级行业标杆项目库,全市全年力争新建试点项目70个、打造5个以上5G全连接标杆工厂。

2.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

根据《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指南(试行)》、《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等国家标准要求,结合各类智能制造项目评定和政策标准的宣贯培训,推动标准贯标及试点,重点面向石油、化工、医药、冶金、汽车、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等行业的工业企业和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动态更新工控安全重点防护企业名录,以企业自评、政府抽查相结合方式,持续推进工控安全诊断“全覆盖”,年度全市诊断企业100家,指导企业逐级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3.分行业实施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赋能

各地要围绕区域产业特色,重点面向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按照“一县一业一案一平台”等模式,结合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部署,遴选行业改造总承包商、厘清改造问题和需求清单、精选改造样本企业、编制行业实施方案、创建县域示范标杆,鼓励以“企业出一点、平台商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思路,全力推进细分行业的中小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

(三)融合产品创新行动

1.推进5G融合产品研发

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与本地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工程服务机构、装备企业合作,加快工业级5G芯片、模组、网关、工业多边接入边缘计算等通信设备的研发和应用,结合5G混合专网、独立专网、虚拟专网等模式的部署推进,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基于5G的工业装备、安全终端等各类数据采集终端和PAD、AGV等移动终端的研制及推广,助力“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在工业领域的深入应用,培育产业新动能。

2.做大做强工业互联网平台

培育发展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APP产品,不断优化升级“1+N+X”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做大基础性平台,以supOS等工业操作系统为重点,提升平台核心能力、丰富平台能力矩阵、推广平台融合应用、完善平台生态体系,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做强行业级平台,结合模具、化工、汽配、关键基础件等行业数字化转型,优化提升平台服务能力,满足行业企业在设备管理、过程管控、运营管理方面的共性需求。做专企业级平台,引导服装、汽车、装备等重点龙头企业建立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向产业链上下游输出功能性服务,推动人员、设备、数据等要素和业务集成,优化产业链发展的分工和协作。

3.发展人工智能领域智能化产品

围绕软硬件两大维度培育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智能化产品。在硬件侧,加快发展具备视觉、触觉、测距、位置等功能的智能传感器,促进智能传感器一体化集成;鼓励研发装配、焊接、切割、涂装、搬运、码垛、检测等高效机器人系统,开发面向特殊环境的无人机、水下安防、隧道巡检、排爆、救援等特种机器人;提升具备人机对话、行为交互、协同控制等能力的智能家居(家电)产品升级。在软件侧,开发面向智能装备、无人驾驶、机器人等领域的智能控制软件,发展面向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等行业软件,培育发展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为工业领域工艺优化、工业质检、仿真模拟等提供服务支撑。鼓励国产AI芯片研发、AI操作系统与各领域软硬件产品融合。

4.推进工业互联网安全产品培育

针对宁波市重点工业企业在设备安全、控制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及数据安全和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在基础设施安全、平台安全、应用安全及数据安全等不同层面的安全需求,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机构研发一批工控安全及工业互联网安全产品,包括控制防护、可信系统、边界防护、监测审计、协议分析、检测评估、认证授权、病毒防范、漏洞挖掘、数据备份、加密脱敏、教育实训和运维管理等;鼓励优质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机构提供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行业优秀解决方案。

(四)服务生态优化行动

1.构建专业服务支撑体系

依托优秀系统解决方案、典型应用场景、试点示范、融合应用产品等遴选,培育一批“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控安全等领域的专业服务支撑机构。发布融合产品和服务供应商目录,按照优胜劣汰机制,从服务业绩、服务案例和服务能力等维度对各类服务机构开展定期评定考核。建立数字化改造服务专家库,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工控系统信息安全四个方向,优选专家智库,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提供支撑保障。

2.搭建供需对接渠道

依托年度“百场千企”数字化赋能对接系列活动,联合行业协会、电信运营商、工程服务公司、科研院所和各类智库专家等,结合年度各类优秀解决方案、融合产品、典型应用案例征集等工作,按照专题工作会、专场对接会、服务企业行等内容,组织召开包括行业对接会、产品推广会、重点企业服务行、标杆现场会等各类活动,引导鼓励企业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创新,推广具有行业代表性和领域示范性的案例和产品,加快经验模式推广复制。原则要求各区(县、市)年内至少召开2场以上对接活动。

3.发挥创新载体作用

大力推进鲲鹏生态产业园、中国联通5G创新中心、中国移动5G创新实验室等平台载体建设,各通信运营商发挥总部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优质团队落地,重点引进机器视觉、工业AR/VR、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方向的生态链企业、人才团队落地宁波,形成发展合力。推进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建设,汇聚产学研各类资源,形成线上线下公共服务资源池,建成面向测试验证、沉浸式体验、培训推广、孵化对接

挥专家团队在项目规划、标杆打造、标准模式编制等内容于一体的展示体验和推广服务中心,为工业互联网的供需对接和应用推广提供支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经信局负责牵头制定年度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工作方案,组织推进年度各项试点示范工作创建;各区县(市)根据地区实际,结合《2020年度宁波市推进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要点》等相关文件,谋划制定本地区年度实施计划,认真组织推进落实。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总结提炼经验,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二)抓好试点评定

依托宁波市数字化改造服务专家库,充分发中的作用,制定完善标准细则,建立试点项目计划库,开展市级“5G+工业互联网”试点项目、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优秀系统解决方案、服务支撑机构等项目评定,指导重点企业标杆示范项目的打造。

(三)加大成果推广

推进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相关政策解读和宣传,依托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机器人峰会等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的论坛峰会和“百场”系列分层级的各类对接活动,加大对优秀实践案例的经验总结及宣传,提炼总结地方经验、地方模式,积极向全市、全省、全国推广,提升广大制造业企业投入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附件:1.宁波市数字化改造服务专家库(2022年版)

   2.“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控安全”典型应用场景

   3.“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控安全”典型应用场景供应商名录

   4.“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控安全”融合产品供应商名录


附件1.宁波市数字化改造服务专家库(2022年版).doc

附件2.“5G 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 工控安全”典型应用场景.doc

附件3:“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控安全”典型应用场景供应商名录.xlsx

附件4:“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工控安全”融合产品供应商名录.xlsx

官方微信
宁波市智能制造协会

更多精彩等你来

[关闭]